您的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日本人吃的江米团子是什么(揭秘日本中秋节「十五夜」的习俗与由来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0:26:22    

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见节,又叫十五夜、芋名月,即日本的中秋节,定于农历八月十五吃团子、赏月会是这一天的传统习俗。


节日这天,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,吟唱吆喝,扶老携幼,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。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,迎来幸福;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,摆上瓜果、米团子等供奉月神,然后分食、赏月,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。日本人过中秋吃的不是月饼,而是江米做的“团子”,它形状各异,馅儿以豆沙为主。如今日本只有少部分地方保留着过“月见节”的习惯。现代日本人,基本已经不过中秋节了。



日本中秋节「十五夜」是什么意思?


据说在农历8月15日晚赏月的活动源自中国。在中国,这一天被称为中秋节,人们会在晚上吃月饼举行赏月晚会。据说在公元897年,作为宫中盛事的赏月聚会被第一次引入日本。在平安时代,在十五夜这天日本贵族写诗咏诗并互相评比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
顺便说一句,目前日本仅在15日晚才举行庆祝活动,但最初开始的时候, 15日晚上被称为「片見月」,在下个月的13日晚也就是在农历的9月13日才出门赏月。13日晚的月亮叫做「豆名月」3因为这个时候的月亮并不是正圆形的,而是有一些残缺。这是源自日本人独特的审美习俗,喜欢不完全的美,日语写作不完全に美意识。




日本中秋节「十五夜」吃什么?

在月见节里要吃一种江米团子,叫做“月见团子”日语里称为“月见”。这种‘月见团子’是中秋时才在日本百货公司、超市及和菓子店有售。

月见团子的形状像满月,传统的赏月方法是将桌子放在能看得清月亮的地方,然后在侧面的盘子上摆好15个团子。为了庆祝满月,除了月见团子外,也会摆上红薯,炒豆,栗子和其他应季的水果。

正是在江户时代,这个赏月活动才慢慢从皇室向公众传播开来。据说因为「十五夜」这天离收割水稻的时间非常近,所以民众以新米磨成粉制成团子来庆祝丰收。


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的月见团子是否不同?

月见团子的形状因地区而异。例如,在关东地区,基本以圆形的团子为主,但在关西地区,月见团子的形状多以椭圆形或土豆形为主,并撒有豆粉。

关于月见团子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。据说“小孩子去偷着吃别人家的月见团子是无罪的。” 在过去,孩子们会在竹尖上钉上一个5英寸长的钉子,偷吃的规则是“你用特殊的竹子工具偷东西不会变成小偷”,你只需要瞄准并刺中别人家盘子里的月见团子,就可以把它带回家吃了。吃月见团子的方法是将它们压扁,烘烤,然后蘸糖或者酱油食用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八妖文章网